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  
设为首页
手机版
 
欢迎您访问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家教/教学服务!
最 新 公 告

1.2022年暑假班招生报名已启动.
2.本家教网站的免费视频学习中心已开通.
3.本家教网站的资料查找中心已开通.
家教电话:18936084829(胡老师).

 


点击下载试题

友情提示:
1.点击下载时,跳转至新页面后,点击普通下载即可。
2.如果提示你,输入解压密码时,密码为,“苏州进步网www.szjjedu.com”。
3.如在线浏览可以点击全屏按钮。
4.您下载的资源均为完整版。

中高考家教
当前位置:主页 > 家教资料 > 语文家教资料 >


江苏南通如东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语文期中试题


作者:321231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5-29 阅读次数:




免费下载:江苏南通如东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语文期中试题
江苏南通如东县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安祥/荒诞不经      躯壳/金蝉脱壳      涡旋/蜗行牛步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B.蔓延/原物壁还      庇护/筚路蓝缕      胴体/虚声恫喝
C.坐落/礼尚往来      趿拉/绠短汲深      牵掣/蛟龙擘水
D.思辨/循章摘句      强弩/策驽砺钝      给与/家给户足
1.(3分)C(趿tā、汲jí,掣chè、擘bò;A.安详、壳qiào、涡/蜗wō; B.璧还、庇/筚bì;D.寻章摘句、给jǐ)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⑴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    ▲   
⑵杭州市政府近日出台的买车必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车牌的政策,对破解城市交通日渐拥堵的困局,不过是    ▲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⑶推出“汉字英雄”这档节目,引领广大中小学生在识文断字中进一步认识中华汉字的魅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在是一件    ▲    的事情。
A.明日黄花     杯水车薪      大快人心
B.一枕黄粱     杯水车薪      功德无量
C.明日黄花     扬汤止沸      功德无量
D.一枕黄粱     扬汤止沸      大快人心
2.(2分)C(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一枕黄粱:比喻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如意打算〈含讥讽意〉。// 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功德无量: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人的功劳、恩德或做大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其主要内容。(答案不超过25个字)(3分)
随着网络速度提高,我们对于时间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折射出科技如何改变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现在一项有关在线视频的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随着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耐心正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他们发现延迟超过两秒就会有观众选择放弃等待,之后加载时间每延长一秒,放弃的比例就会增长5.8%。更耐人寻味的是,网速越快,放弃的比率越高。

 
3.(3分)媒体与网络技术越发展,人们耐心的丢失就越严重。
 
4.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使前后照应,上下连贯,诗意和谐。(4分)

当春风吹来时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⑴             
款款地舒展
渴望拥抱金色的阳光
当秋风吹来时
她悄悄地飘落了
静静地思考
              ⑵               
 
4.(4分)[示例]⑴她慢慢地苏醒了  ⑵甘愿滋养广袤的大地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4分)
(一)
5.下列括号里对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民者,在上所以牧之(统治,管理)           
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谗于后(勾结)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得到)     
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于今(延续)
B.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振动)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止,挽回
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捐助)    
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施,施展)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选择,选拔)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安定太平)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恢复)
D.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婉言道歉)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京官调任外地)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推辞,拒绝)
 
5.(3分)D(A.构:设计陷害;构恶:挑拨,陷害。B.捐:抛弃。C.复:免除〈兵役或徭赋〉。)
 
6.下列四组句子中,含有同一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2分)( ▲ )
A.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归之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始吾弗信
D.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6.(2分)B(翼、隶,名词作状语。A.前一个“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后一个“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C.从,动词的使动用法;少、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贱”,引申解释为“轻视”;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畅快”。)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8分)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莫不中音        ▲             ⑵进乎技矣      ▲        
⑶族庖月更刀      ▲             ⑷如土委地      ▲        
 
7.(4分)⑴中:合乎;⑵进:过,超越;⑶族:众,一般;⑷委:卸落。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有相同项的一组是(2分)        ( ▲ )
A.因其固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B.善刀而藏之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
C.吾见其难为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D.乃中《经首》之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8.(2分)B(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A.因:介词,依照、根据;介词,经由,通过;介词,因为。C.其:代词,它;副词,表婉商语气,可译成“还是”;副词,表测度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D.乃:副词,又;代词,你的;副词,才。)
 
9.下列对文章内容等的阐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论理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历过的三个阶段:迷惘,执著,顿悟;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即使技艺再高超,关键处仍要小心谨慎,专心致志。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B.本文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动作;“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比拟庖丁进刀,有形有声有态;而“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使解牛结束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解牛的技艺之所以高超,原因主要有:一、重视对技艺的追求。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尊重并运用规律。三、锋芒内敛,谨慎小心(“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不骄傲大意。简言之,“依理——谨行——藏锋”。
D.这是一篇以寓言形式阐述养生之道的文章。庄子本意是想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社会生活中,像庖丁那样避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其在客观上却启示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9.(2分)C(错在“重视对技术的追求”。庖丁解牛技艺之所以如此出神入化,主要并非因其重视对技艺的追求,而在于其“依理——谨行——藏锋”。)
(三)
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其后试题。(11分)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康海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瑾拘梦阳狱,必死之。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明日辄赦出之。
(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
[注释]①康海:字德涵。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出自教材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3分)
                               ▲                   ▲                            
 
10.(11分) ⑴(3分)刘瑾因为(仰慕)康海文章的名气,想要接近他,(而)康海不跟他往来。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踩分点:以(因为)、亲(亲近、接近)、通(交往、往来)。
 
⑵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2分)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                    ▲                            
 
⑵(2分)死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为什么要连累康德涵呢?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分句赋分基础上,扣1分。若整句译文末尾缺失问号,扣1分。“死我安之”,亦可译成“我安于死”。
 
⑶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 (3分)
                               ▲                    ▲                            
 
⑶(3分)我向一个刘瑾屈服,却救活我的好友,天下以及后世大概会赞许我的(或:同意我这样做的)!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分句赋分基础上,扣1分。若整句译文末尾缺失了叹号,扣1分。“其”,必须译成表测度语气的副词,大概、恐怕;“许”,必须译成“赞许、称许”或“同意”
 
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⑷(3分)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踩分点:见……于(表被动)、璧(不可写错!)、间(小路,此处可译成“抄小路”或“从小路”)。
 
附:参考译文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康海与太监刘瑾是同乡,刘瑾因为(仰慕)康海文章的名气,想要接近他,(而)康海不跟他往来。刘瑾把李梦阳拘囚在牢狱中,一定要处死李梦阳。李梦阳的门客说:“我想除非康德涵,没有哪一个能够让李梦阳摆脱牢狱之灾。”李梦阳说:“死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为什么要连累康德涵呢?况且康德涵一定不会向刘瑾屈服。”门客执意要李梦阳给康德涵捎两句话:“德涵救我,也只有德涵是能救我(的人)。”康海得到信,高兴地说:“我向一个刘瑾屈服,却救活我的好友,天下以及后世大概会赞许我的(或:同意我这样做的)!”即刻上马到刘瑾家门(说情)。第二天(刘瑾)就把李梦阳释放出来。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七里滩
许 浑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
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刘秀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屡次征召子陵入朝;子陵婉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南)。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⑴颈联写景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1.⑴(4分)衬托。(2分)“树密猿声响”一句是反衬,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静谧;(1分)“波澄雁影深”一句为正衬,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1分)【若学生从视听结合的角度作答并作出合理简析,亦可照常赋分】
 
⑵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两种思想感情?(4分)
                                ▲                       ▲                                
⑵ (4分)①作客他乡的羁旅愁思;②不慕荣华,向往隐逸。(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⑴   ▲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⑵      ▲      ,夕揽洲之宿莽。      ▲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⑶忧懈怠,则思    ▲    ;   ▲   ,则思虚心以纳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⑷圣人无常师。           ▲           。(韩愈《劝学》)
⑸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
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12.(8分)⑴匪我愆期
 ⑵朝搴阰之木兰兮 日月忽其不淹兮
 ⑶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⑷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⑸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⑹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
【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或缺漏。
五、名著阅读(8分)
1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 )
A.《红楼梦》中,为迎接回家省亲的元春,荣国府修建了大观园,并采办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遁入空门的妙玉也在这时进了荣国府。
B.《三国演义》中,孙坚响应曹操檄文北上讨伐董卓,在救灭宫中大火后,得到传国玉玺,称病欲回江东,结果遭到得知事情真相的曹操的阻挠。
C.《三国演义》中,陶谦派部将张闿护送曹嵩前往兖州,张闿贪财杀死曹嵩一行,曹操兴兵讨伐陶谦,吕布乘虚袭破兖州,曹操只得从徐州撤兵。
D.《边城》中,端午节,翠翠祖孙俩进城观看龙舟赛;爷爷因记挂家中替他摆渡的朋友而先回渡口,结果,喝醉了,把翠翠一个人遗忘在河街上。
E.《茶馆》中,裕泰掌柜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在这貌似玩笑的一问中,有让人不易察觉的讽刺,更蕴含着对动荡时局的强烈不满。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13.(3分)B、D(B.阻挠孙权带着传国玉玺回江东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D.喝醉的是爷爷的朋友,并非爷爷;同时,爷爷并没有将进城的翠翠“遗忘”。)
 
14.《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经“三哭郭嘉”。请结合曹操第三次哭郭嘉的情形简析其性格特征。(5分)
                                ▲                       ▲                             
14.(5分)赤壁兵败,曹操逃回南郡,在饮酒解闷时忽仰天大恸:“若奉孝(郭嘉字)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曹操此举明惜郭奉孝,暗羞众谋士不能为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推卸战败的责任,其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于此略见一斑。(情节复述,3分;性格简析,2分)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8分)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怀念乡村春节
冰 客
①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因为搬了新家,这个春节我们是在市区过的。
②大年三十,各家各户亮出代表各家财富的鞭炮,尽情地燃放,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而到了零点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浪更是此起彼伏,你家放万响鞭炮,我家可能要放十万响,甚至数十万响;东家放三五分钟,西家能放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如果还不过瘾则要拿出那些烟花燃放,俨然一种比拼贫富的架式。仿佛那就是财富、身份甚或地位的象征,那火药味十足的鞭炮声已经弥漫着比拼的气势。听着这些杀声四起的鞭炮声,我的心里顿然对新年感到乏味。这早已失去了传统意义新年的热闹气氛了,我不堪与他们比拼贫富贵贱,也丝毫没有比拼的念头,我就是我,一个来自乡下的平民,在城市平凡地生活着,不与人争。那硝烟弥漫的鞭炮声,使我不由得又回想起了那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乡村春节。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③乡村春节是我永生都无法忘怀的记忆,虽然那时的乡村很穷,童年的我们总是日日盼望着春节的到来,这样好改变我们贫穷的味口,可以狼吞虎咽地饱食大鱼大肉。尽管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那个年代并不富有,但春节,大鱼大肉必不可少。就在团年的鞭炮声还没有响起,大人们还在忙年的时候,我们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们自然会三五成群地带着一些鞭炮,去寻找我们的欢乐。那时的鞭炮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花样,顶多只是买上一两封小鞭炮,然后拆开一个一个地放,既经济实惠,又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只有那些父亲或母亲在外工作稍微有钱的人的子女们才会偶尔放一些冲天炮或是烟花,那才算是当时的“高档产品”,也会令众多的小伙伴艳羡。
④而团年时分,每家的鞭炮不过一封,长的万响,短的百响、千响,家境稍差的甚至连放鞭炮这一形式也省略了。在今天这个鞭炮声震天的新年气氛中,似乎少了年少时那种放鞭炮的欢乐。除夕夜里,村民家家必要放鞭炮,毕竟难得一年啊!都期望通过这一欢乐的形式带来来年的好景象。
⑤除夕夜虽然没有月亮和星星,在乡村更没有路灯,但家家户户门前必要悬挂一盏门灯,哪怕在没有用上电的日子里,挂一盏点燃煤油的马灯,也要照亮乡村的年夜。那时,我们一群孩子们自然会怀揣一盒火柴、一封鞭炮,游走于年夜里,游走在各乡邻家中,寻找小伙伴,燃放鞭炮。春节大家相互串门拜年,这时无论小孩单独行走,还是有大人在场,厚道纯朴的各个农家必是一视同仁,端出令小伙伴们欢喜的苞谷花、红薯丁,让小孩们吃;大人们则每到一家,必要端上三五个凉菜,喝酒、聊天,畅谈一年的收成,欢声笑语荡漾山间。
⑥如今这乏味的城市年夜,人们除了在鞭炮声中展示自己的富有之外,防盗门一关,各自在家中海吃山喝,既不知道对面的人家姓甚名谁,也不知道楼上楼下的邻居来自何方,更别说串门了。
⑦虽然城市这种过年的方式已沿袭已久,谁也无法改变,但我这个过惯了那种朴实的乡村春节的乡下子民,没过正月初二,我就携妻带子,再回到属于我的乡村,去寻找和体味乡村那种让我永生难忘的春节。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5.第①节交代“这个春节我们是在市区过的”,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15.(4分)①照应文题,点出怀念乡村春节的缘起;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对照描写城乡春节的不同情景打下伏笔;③与结尾“没过正月初二,我就携妻带子,再回到属于我的乡村”相呼应。(每点1分;三点全答对,4分)
 
16.在作者眼里,城乡春节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
                                                                                       
16. (4分)①燃放的种类、心态等不同;②表现出的人际关系不同;③带给作者的感受不同。(每点1分;三点全答对,4分)
 
17.文章结尾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7.(4分)①对繁华喧嚣的城市春节的厌烦之情;②对清贫、淳朴的农村春节的怀念和向往之情;③对传统节日日渐衰微的无奈之情。(每点1分;三点全答对,4分)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18.本文以“我”为视角构思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探究。(6分)
                                                                                       
18.(6分)①以“我”为视角,描写如今城市春节的情景,更具真实感;②以“我”为视角,比较城乡春节的不同,使结构衔接更自然,行文更流畅;③以“我”为视角,叙述儿时亲历的农村春节的情景,更能突出对农村春节的怀念之情;④以“我”为视角,更能凸显传统文化亟待回归,人情不应淡漠的主题。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
鲁迅:戴着面具的呐喊
王晓明
①鲁迅自己说,他写小说是意在“呐喊”,你顺着这个角度去读,也果然会从中听出启蒙的呼叫。《狂人日记》是揭发中国历史的“吃人”的本质,《孔乙己》则是表现冷酷人世的另一种“吃人”的真实。《药》凸现了老百姓的深入骨髓的愚昧,《风波》则强调了中华民国的徒有其名的脆弱。《白光》描绘出旧式文人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控诉和讽刺都远比《孔乙己》犀利;《阿Q正传》对病态的国民灵魂的透彻的揭发,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情形的深刻的表现,更是汇聚成宏大雄壮的启蒙的呐喊。
②但是,你细读他这些小说,到最后也会在呐喊的声响之外,又觉出另外的意味。譬如《药》,以“愚昧的乡民拿启蒙者的鲜血当药吃”,作为基本情节,通篇的描写又是那样冷峻阴郁,尽管作者在结尾添了一个花圈,放在启蒙者的坟头,整篇作品的压抑的氛围,还是会使你喘不过气来。尤其是《阿Q正传》,从第一章的有意的揶揄和戏谑,到最后一章描写阿Q临刑时的不自觉的紧张,作者的叙述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先前那居高临下的气势逐渐消失,你最后看到的,竟是一种与阿Q感同身受式的绝望的悲哀,到这时候,一种无以名状的消沉和沮丧情绪,会不会早已悄悄地潜入你的心头?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③鲁迅写《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类小说,本意当然是在以启蒙的眼光,去刻画昏睡着的“他们”。可是,文学创作毕竟有自己的法则,无论作家抱着怎样的动机。一旦进入创作,总难免要受这法则的约束,而它的头一条,就是:坦白你自己!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小说家非但不可能在描述他人的时候,保持完全的冷静,他也不可能完全去描写他人,他自己的心绪,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入作品,成为他的描写对象。连写杂文,鲁迅那副启蒙主义的面具都不能遮住他的阴郁情绪的流溢,在小说里,这面具的遮蔽作用就更有限了。
④鲁迅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加入“五四”那一代启蒙者的行列的,这独特并不在他的战斗热情比其他人高,也不在他的启蒙主张比其他人对,他的独特是在另一面,那就是对启蒙的信心,他其实比其他人小,对中国的前途,也看得比其他人糟。即便是发出最激烈的呐喊,他也清醒地估计到,这呐喊多半不会引来什么响应;就在最热烈地肯定将来的同时,他也克制不住地要怀疑,这世界上恐怕是只有黑暗和虚无,才能长久地存在。是命运造就了他的这种独特之处,而“五四”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来源进步网www.szj jedu.com
(选自《鲁迅传》,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                       ▲                                
19.(4分)①先从分析“鲁迅创作小说意在‘呐喊’”入题,②接着笔锋一转,提出“鲁迅小说‘呐喊’背后另有意味”的观点。③接着剖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一是鲁迅的个性特点。(每点1分;三点全答对,4分。若缺失体现思路的关联性词语,扣1分)
 
20.文中“另外的意味”是指什么?在鲁迅作品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4分)
                            ▲                       ▲                                
20.(4分)“另外的意味”指:①描写冷峻阴郁,氛围压抑;②充溢着无以名状的消沉和沮丧情绪。(每点1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①作家进入创作时要受“坦白你自己”这一法则的约束,②鲁迅那副启蒙主义的面具不能遮住他的阴郁情绪的流溢。(每点1分)
 
21.鲁迅作为“‘五四’那一代启蒙者”之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点概括。(4分)
                            ▲                       ▲                                
21.(4分)①意在“呐喊”,作品中可以听到呐喊的声响;②有战斗热情;③有启蒙主张;④对现实和将来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每点1分)
八、作文(70分)
22.请以“底层的光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暑期家教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中心备案网站  苏州公安部备案网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绿色安全网站  中国文明网

 

 

苏州进步网辅导中心保证家教教学质量,按提分收费!

家教热线:18936084829(胡老师),0512—667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