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  
设为首页
手机版
 
欢迎您访问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家教/教学服务!
最 新 公 告

1.2022年暑假班招生报名已启动.
2.本家教网站的免费视频学习中心已开通.
3.本家教网站的资料查找中心已开通.
家教电话:18936084829(胡老师).

 


点击下载试题

友情提示:
1.点击下载时,跳转至新页面后,点击普通下载即可。
2.如果提示你,输入解压密码时,密码为,“苏州进步网www.szjjedu.com”。
3.如在线浏览可以点击全屏按钮。
4.您下载的资源均为完整版。

中高考家教


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三)


作者:de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4-24 阅读次数:




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的含义
(1)了解区域的含义
①区域的含义: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②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③区域的划分: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
二、区域差异
(1)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①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自然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
②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差异比较

  地理环境差异 工农业生产的差异
地理位置 气候 土地 矿产资源 农业 工业
经纬度海陆位置 气温
降水
地形
土壤
矿产资源
长江三角洲 30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湖泊众多,河网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少,以水稻土为主 矿产资源贫乏 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水面广大,水产业较发达 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430N~480N东北地区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多,黑土广布 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草原分布较广,宜发展畜牧业 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

③英国和日本区域差异比较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日本 英国
纬度位置 中纬度 中纬度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侧岛国 亚欧大陆西侧岛国
地形 崎岖,山地、丘陵为主 丘陵、平原、高原、低山
气候 南部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温和多雨  ,此特点主要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  影响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  植被以草地为主
水文 河流短急,不利航行,水能丰富 河网较密,大多有运河相连,利于航行
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后来居上 工业化最早
传统工业布局 多为“临海  型” 多为“资源  型”
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城市化水平 更高

③中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昆仑山西段、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为边界。
三大自然区差异比较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平原、丘陵为主 内陆高原、盆地 高原
气候 湿润、半湿润三类季风 干旱半干旱温草温沙 高原气候
植被、土壤 森林土、耕作土 草原、荒漠 高寒草原、寒漠、冻土
水文 水网密、流量丰 咸水湖、季节河 咸水湖很多
农业 种植业水产业林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 河谷农业游牧业
人口 密集 最稀
城市 多、密、大 少、稀、小 最少、最稀
 
3、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美国匹兹堡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区位发展 空间结构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匹兹堡,煤炭资源丰富,利用五大湖廉价水运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都” 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 环境良好,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经济发展 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扩展,“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逐渐成熟;形成“芝匹带”等城市群 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制约;环境污染严重;人地关系比较紧张
转型阶段 钢铁工业等主导产业衰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迁向南方“阳光地带”成为“冰雪带”,“锈蚀带” 产业外迁、人口外迁 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再生阶段 整治环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匹兹堡成为“知识城” 复杂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的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初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人类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企业效益降低,区域经济衰败,失业率上升。
再生阶段: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协调。区域发展获得再生的措施有: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加大科研投入。
 
四、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地理环境
(1)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概念:企业将生产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它地区的现象。分类:国内的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叫国际产业转移。目的: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大因素: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输出产业的地区环境质量提高,输入产业的地区出现环境污染加重,同时可使输入地区由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的城市地区),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输出国失业率上升,输入地区就业压力减轻)。
  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促进了经济发展,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地区,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人地矛盾、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②伴随着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南水北调工程:

跨流域调水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南水北调对受水区的积极意义:社会效益: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逐步消除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生态效益:增加受水区城市生活用水 和工业用水,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
南水北调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长江入海水量减少,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使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使输水沿线的低洼地引发盐碱化。
②中国的能源调配:
中国跨区域能源调配的案例有: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的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长江三角洲(上海)。
意义:对于调出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
对于调入地,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西电东送,其能源调配产生的意义与西气东输相似。
北通道,将山西陕西蒙西的煤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到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送到华中、华东。
南通道,将云贵的煤电和澜沧江、乌江、西江上游的水电送到珠三角地区。

暑期家教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中心备案网站  苏州公安部备案网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绿色安全网站  中国文明网

 

 

苏州进步网辅导中心保证家教教学质量,按提分收费!

家教热线:18936084829(胡老师),0512—66790309。